時光網特稿-金馬獎50深度評論:華人電影最佳不問出處(第181期)

原文出處:http://ent.sina.com.cn/r/m/2013-11-24/12594048701.shtml


金馬不似奧斯卡,但凡是評審團輪換制的電影獎,要做到年年四平八穩的“完滿”絕非易事。在金馬獎50大壽之際,華語電影各路英豪齊聚,在號稱史上最強的“最佳影片”爭奪戰中,一部投資不到五十萬美元的新加坡新人新作《爸媽不在家》驚喜問鼎。這金馬的確是一匹黑馬,但塵埃落定後細想,這似乎是金馬獎為自己籌備已久的一件生日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且對“華人電影”意義深遠。

就電影論電影 最佳不問出處
不得不激賞金馬獎是很“有種”的,它的確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態度,把國際級的超豪華製作、匠人般手法精細的商業大片、手工作坊式的獨立製片,乃至於《爸媽不在家》這種政府和大學出資補助拍攝的所謂“學生實驗片”匯於一爐。頒發最佳影片的這個排場,星光耀眼到無以復加此生再難重現,彙聚金馬50屆影帝影后來共同頒發“金馬50”之夜的最高大獎,意圖就是要這些巨擘級的人物,共同見證第50部金馬最佳影片的誕生,意義非凡。但這樣的大獎最後“竟然”是一部陌生的新加坡電影,在連呼“爆冷”之餘,我們不得不佩服評審團不刻意為“獻禮”金馬50,而選擇呼聲甚高的大製作,而是摒棄商業與藝術片的類型定義,最佳不問出處,就“電影”論“電影”,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回歸電影本質,“聽從內心聲音”的作品。

貴為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李安,很多人都想知道他對華語電影界現狀的指點和觀點,但謙謙君子的他似乎從來就深藏不露,坊間也幾乎看不到他對目前華語電影走勢的看法或評論。這次金馬50之際,李安有機會來擔任評審團主席,很多人都覺得可以從大獎中,分析出他的好惡來。不過,即便是評審團主席,職責也只是精神領袖和召集評審,自己僅有一票的權力。這次拿下最佳影片的《爸媽不回家》,也是在討論了兩個多小時,經歷了激烈的爭論和四輪投票之後,才最終塵埃落定的。

港臺輪莊——三地共榮——大華語電影圈
從這次金馬50邀請回來的影帝影后就可以看出,早年因為港臺電影圈幾乎是一體的,所以獲獎者也是港臺輪莊。1996年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內地影人加入的標誌,代表著金馬獎成為兩岸三地影人的獎項。後來金馬更是把觸角放眼到了全球華人電影,依據報名規則,只要片中二分之一以上對白為華語,導演和五位以上的主創人員為華人,就可以報名。

於是,在2007年,我們見到了新加坡的《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入圍多個獎項,陳沖憑藉澳洲電影《意》二度封后。第二年還有新加坡的《錢不夠用2》參加。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由於地緣和歷史的關係,電影產業來往密切。而新馬地區影人也漸漸往大華語電影圈靠攏。去年憑《賽德克•巴萊》獲得最佳原創音樂的何國傑也是新加坡人。2010年,馬來西亞華人導演何蔚庭在臺灣拍出了一部反映在台的菲律賓勞工題材的《臺北星期天》,雖然只得到了金馬獎最佳歌曲的提名,但反響甚好,其中真實反映的菲勞題材,也是《爸媽不回家》的電影背景。

新加坡新人新作奪魁 “華人電影”新概念誕生
《爸媽不回家》這次拿到了四個相當重要的獎項,它也創造了歷史:第一部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新加坡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設立以來,第一部最佳影片與最佳新導演一起拿獎的影片;楊雁雁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個獲得金馬影名的演員;29歲的陳哲藝成為52年來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最年輕的導演。

以《爸媽不回家》的獲獎為契機,之前僅限於兩岸三地的“大華語”電影的範圍延伸得更廣了。誠如陳哲藝在最佳影片的獲獎感言中說的那樣,“謝謝評委們,你們讓世界看到了新加坡電影。新加坡電影加油,華人電影加油!”——華人電影,這幾乎是一個全新的電影概念!這一概念,由金馬獎肯定《爸媽不在家》的那一刻起,成為一個涵義更廣闊的新名詞。這也預示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不再遊離於主流大華語電影圈之外了。

兩位“慢”的贏家:蔡明亮與王家衛
蔡明亮在獲得最佳導演的時候說“金馬獎慢下來了”,他作為一個馬來西亞華僑,還跟金馬獎吵架,但冰釋前嫌後,金馬獎還是頒給了他,是多麼地不易。這力證了金馬獎如今的大度與“只談電影”。七年前,蔡明亮因為金馬獎的“不公”而退出金馬獎,甚至負氣說“永遠不參加金馬獎”,附帶著馬來西亞演員蔡寶珠也在金馬抱憾而歸。這一次,蔡明亮不僅憑藉《郊遊》,繼《愛情萬歲》後再度舉起最佳導演獎座,御用男主角李康生還在“史上最強”的影帝爭奪戰中勝出。《郊遊》在最佳影片的爭奪中,只是以一票惜敗于《爸媽不在家》。對蔡明亮來說,他這一輩子幾乎就是和李康生拍一部叫做“小康”的電影,兩人的同時獲獎,也不啻是一種圓滿。

至於抱憾大獎的《一代宗師》來說,其實還是最大贏家。章子怡成為第一個金雞、百花、華表、金像、金馬大滿貫演員。《一代宗師》還讓本屆金馬獎成為非華人獲獎最多的一次。這其實也是金馬獎發現華人電影的另一個大趨勢,那就是華人電影的製作,越來越趨於全球化,這種趨勢在本屆的《一代宗師》、《過界》、《毒戰》、《僵屍》、《酥油燈》等片中都有體現,也代表著華人電影不斷的開放性。

五十之後,何去何從?
對於華人電影大環境來說,大陸電影票房與銀幕數讓人咋舌的高歌猛進與钜資大片的一再潰敗,臺灣電影迷失在本土風味電影畸高票房的偶然性與日漸題材重複與枯竭中,香港電影則在北上融合與港味再起的矛盾中艱難自我調和。金馬獎並非是高姿態獨立於電影產業之外的獎項,但它確實在侯孝賢導演五年的金馬主席任期裡,對商業大片絕不妥協,對藝術獨立電影、臺灣本土電影及影人的扶植與肯定不遺餘力。在他卸任的時候,更是完成了一次全新“華人電影”概念的建立和對新導演鼓勵的壯舉。接下來,就看接棒的新主席的張艾嘉會將“華人電影”概念如何繼續下去了。

全文完

本篇發表於 影展, 影評 並標籤為 金馬。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